池州不少民宿由老民居改造而来,设计时需在保留建筑肌理的基础上进行轻量升级,兼顾在地风貌与现代旅居的舒适需求,让老房子焕发新活力。
老建筑改造需“修旧如旧”。对于青砖黛瓦的皖南老民居,重点修复腐朽的木梁、破损的门窗,保留原有天井结构——天井既能引入自然采光,又能实现雨水收集,契合池州多雨的气候特点。室内地面可保留原有的青石板,仅做防滑处理;墙面不做全面翻新,局部修补后涂刷透明保护漆,让岁月痕迹自然呈现,避免过度装修破坏老建筑的历史感。
功能升级要贴合现代生活习惯。老民居的采光、隔音往往不足,可在天井上方加装透明玻璃顶,既不遮挡光线,又能防雨;客房墙面增设隔音棉,确保客人休息不受干扰。卫浴空间需彻底改造,配备恒温花洒、智能马桶,地面做干湿分离,解决老房子“卫浴简陋”的痛点;电路改造时预留充足插座,满足客人充电、使用投影仪等需求,部分客房可配备小型冰箱,方便存放当地特产。
户外空间设计需兼顾实用与美观。庭院保留原有古树、老井,围绕古树设置石桌石凳,供客人休憩;老井周边加装防护栏,井台摆放陶罐插花,成为庭院景观亮点。民宿入口可设计简易停车区,避免车辆破坏乡村道路;门口悬挂木质招牌,刻上民宿名称与“欢迎回家”字样,传递温馨感。此外,可在庭院角落开辟小菜园,种植池州本地蔬菜,客人不仅能欣赏田园风光,还能品尝新鲜食材,提升旅居体验。
池州民宿设计需平衡“在地性”与“舒适性”,既让游客感受池州的山水人文之美,又能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,才能在众多民宿中脱颖而出。